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路桥隧道 > 施工组织设计 > >>

东莞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资料评价:
★★★☆☆
更新时间:
2014-05-20
下载要求:
注册会员
文档大小:
0.11 MB
授权方式:
共享资料
上传会员:
网友上传
文档类型:
.doc
所属栏目:
施工组织设计
需要金币:
1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简介:免费注册 本站会员可得金币,更多赚积分方法请查看:积分说明 下载地址
工程简介
东莞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主要为东莞市五环过境路西环段工程中的一座特大桥,位于东莞水道上,起点桩号K5+158.6,终点桩号K5+960,全长801.4米。其中桥梁工程长745.02米(包括引桥)、宽40.5米,道路工程长56.38米,以及排水、电力、电信、照明等相关附属工程。
场地工程地质
在勘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场区地层由上至下主要由 7个单元层组成。
1、人工填土(QmL)
素填土(地层编号①):浅黄,灰黄色,主要成分为粘性土、中细砂,局部有耕土。呈松散、湿的饱和状态,层厚2.0-7.6m。
2、第四纪系全新统冲积的淤泥(Q4aL)
淤泥(地层编号②):灰黑.黑色,含腐植物,白色贝壳夹薄层粉细砂,局部表现为淤泥质粘土,手摸有滑感,有腥味。为河流相新近沉积层。土质均匀。呈流塑、饱和状态,层厚:2.4-8.7m,全场区分布。
3、第四纪系全新统冲积的淤泥夹细砂(Q4aL)
淤泥夹细砂(地层编号③):灰、灰黑色,含腐植物、云母、石英、长石,含粘粒、砂粒及粉粒。细砂含量在10%-40%间变化。分选极差,局部为亚砂土。呈流塑、饱和状态,层厚2.0-8.2m,全场区分布。
4、第四纪系全新统冲积的粗砂(Q4aL)
中粗砂(地层编号④):灰白、浅灰黄色,含石英、长石,局部夹砾卵石,分选极差,局部为亚粘土。呈中密、饱和状态,该层层厚1.5-5.0m,分布均匀……
帮助 收藏 报错 评论>>
东莞市五环路(西环段)东莞水道特大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下载
点击此处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