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文化广场总体规划
以西湖与宝淑塔为原型,参照小瀛洲的形式,在圆形的平台上建造一座岛屿。同时将基地的界限向北、东两方向推伸,营造大片水域,重新勾勒运河的转角,形成一座方圆相济的运河之岛。
以小岛作为平台,构筑一个直径258米,高24.5米的大型碟状物:一座形式独特,体现文化功能的四层建筑。高270米的塔楼便矗立在其东西方位。
一条南北走向的轴线与两条东西走向的轴线对小岛进行了划分,并界定了各个区域的功能。东部区域为长方形广场,东北部区域为展览馆、培训中心与工艺品专卖店,西北部区域为商用与办公综合用途,西部为歌剧院,南部则是电影院与娱乐中心。
小岛与河岸均由多座步行桥连接。在西面,横跨运河的步行桥连接了新开发的港口;北面步行桥位于通往文晖路的中轴线上,可引导北区居民和消防车;东侧的一系列步行桥连接了东岸与广场;在密渡桥路中轴线上的斜坡入口可引导车辆经过地下通道通过运河,并连接了地下停车场。最后的一座步行桥纵贯整个小岛,支撑商业区,连接运河南北两岸,沟通西湖文化广场与即将改建的武林广场(位于延安路中轴线上)。
将南面沿岸进行重新规划;基地的东北角结合不同地势变化作了相应标高的景观处理。